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

Colors Demonic & Divine: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& After 《神聖與惡魔的顏色:中世紀以來色彩的各種意義》書評


譚羽茹(台灣大學歷史系四年級)


Herman Pleij, Colors Demonic and Divine: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and After. Translated by Diane Webb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, 2004. Pp. xi, 124 plus 20 color figures. $29.50. ISBN: 9780231130233. First published in 2002 under the title Van karmijn, purper en blauw: Over kleuren van de Middeleeuwen en daarna, by Prometheus.  

  從古至今,人類表達、體驗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管道,舉凡透過理解文字、聆聽音樂、肢體動作等等,均能透漏個人內在訊息。而觀看亦可成為傳遞媒介,若從對人類情感的共鳴以及反饋而言,恐怕在這些面向裡,後者足以擁有最直接的影響力。為什麼?筆者認為原因直指構成視覺成像的基本元素:「色彩」。色彩能夠被各種思想以及人群以不同角度、經驗詮釋,且表現方式多變,本身即擁有千變萬化的成色,不但可以用來精準指涉情緒,也能夠創造曖昧模糊的空間。但是,當我們運用色彩的同時,是否曾思考過其經歷過什麼樣的變化,又在歷史情境中是如何被使用的?在本文中,筆者將藉由《神聖與惡魔的顏色:中世紀以來色彩的各種意義》(Colors Demonic & Divine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& After[1]一書,討論自中世紀以降發展出的兩派色彩使用立場,進而從兩方對立消長的過程中,帶出一個廣義的色彩演變脈絡。




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

2013.5.17(週五)陶克思老師主講:Of Demons and Ordinary Men – Research on Perpetrators in Nazi Occupied Europe(含活動照片與推薦書目)



陶克思老師主講:Of demons and ordinary men – Research on perpetrators in Nazi occupied Europe 主講人:陶克思 老師(Christoph Thonfeld)
(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助理教授)


● 主持人:花亦芬 老師(台大歷史系教授)


● 時 間:2013年5月17日(週五)下午6:30-8:20


● 地 點:台灣大學普通教室201室


● 主辦單位: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、國立台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「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」子計畫:歐洲史上的文化與宗教多元性。



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
2013.4.17(週三)馮翰士老師主講:A History without a Country? Reflections from the Borderland(含活動照片)




主講人:馮翰士 老師(Henk Vynckier)
(東海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)

● 主持人:花亦芬 老師(臺大歷史系教授)


● 時 間:2013年4月17日(週三)下午3:30-5:20


● 地 點:臺大博雅教學館303教室


● 主辦單位:臺大歷史學系、臺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「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」子計畫:歐洲史上的文化與宗教多元性。